“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忧郁的李商隐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2-06-14 12:45:30
央视网 | 2022-06-14 12:45:3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诗的作者,正是李商隐,一位命运多舛颠沛流离却依然豁然的诗人。他与李白、李贺并称“三李”,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在他去世后,他的朋友崔珏哀悼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李商隐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跟随小章老师一起看看吧!

1.幼小失怙,种下忧郁之根

李商隐一生的坎坷,从童年起就已埋下伏笔。他十岁左右,父亲在浙江为官不久就去世了,他只得随母亲还乡,幼小的心灵要突然开始面对成人社会的残酷,小小年纪就需要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生计,在别家孩童爬墙上树,调皮捣蛋的年龄,他要“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舂米,挣钱贴补家用,帮助母亲分担压力。

因为得到的关心和爱护越来越少,背负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李商隐逐渐变得内向、敏感、怯懦。他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喜欢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做事,不擅长与人交流,也不太懂怎么跟人接触,心中充满了孤独感,但与此同时又极度渴望与人连接,被人认可。

他好想赶快长大呀。

2.自幼求学,少年成名

李商隐自幼聪慧过人,“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年少时就跟随族叔李处士努力学习诗文本领。

从读书伊始,他便在胸中埋下了一颗等待点燃的火种,那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那是一份对理想的渴望。

对于李商隐,他知道只有日复一日的读书,才能使他心中的怒火燃烧。在学习上,他勤勉又聪慧,在十六岁时,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

3.遍布荆棘的坎坷仕途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李商隐早在《题汉祖庙》中立下志向,想要考取功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李商隐开始向仕途进发,但这条路走的十分曲折。

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吏部举办的考试。他既聪明过人,又格外刻苦,却三年都未及第。

李商隐的意志力薄弱,一次打击就让他消沉好久,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李商隐收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向他抛来的橄榄枝,去泾州做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非常欣赏,不嫌他穷也不嫌他是临时工,还将女儿嫁给了他,可见这次遇到的除了伯乐更有真爱。

4.一生缺爱,寄情诗歌

李商隐在《贾生》中写到“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表达了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自己又深陷“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便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讽刺晚唐帝王。

在《登乐游原》中写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生存,备受排挤,困顿不得志。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发如此感慨。

他在《夜雨寄北》中写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与妻子分别了很久,于是写信给妻子告诉妻子巴山的状况,并热烈期盼着早日归去,与妻子团聚。

编辑:刘佳曈 责任编辑:魏曼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教育精彩视频
正在阅读:“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忧郁的李商隐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