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需要怎样的技术支撑? ——专访华晟经世高管团队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01-22 15:26:54
央视网 | 2024-01-22 15:26:5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那么,如何更好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教育技术如何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央视网《中国教育观察》记者采访了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团队,分别从技术、校企、研发和人力布局等多角度,去阐述教育技术企业在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与技能人才培养的赋能。

《中国教育观察》: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需要多方协力。作为教育技术企业,你们是如何助力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

华晟经世执行副总裁 陶松: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实际上共同的目的,还是助力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搭建了一个产教融合的平台,将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引入到院校,同时我们也搭建了一个数字技术服务中心,将真实的行业需求引入到院校。目前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我们在整个大模型这一块发布了“晟算计划”,主要是把AI的人工智能技术架构以及微服务的工具和服务相结合,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专属大模型,为企业信息化的升级提供企业的大模型,同时跟院校一起共同来进行模型的选择以及数据的训练,最终为企业和院校,无论是企业的专属大模型、还是学科的专属大模型来进行相应的助力,也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院校以及企业共同努力,产业企业共同努力,能把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一个有效的重要力量。

《中国教育观察》:面对社会转型下的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人才培养的真实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高校和企业如何去应对这样的变化?会遇到哪些难点与痛点?

华晟经世执行副总裁 梁舒:我检索到了三个比较重要的关键词,第一个是转型,第二个是改变,第三个就是如何去应对改变。

首先从转型的层面上来讲,我觉得转型最核心关键的是,当我们去提到社会的这种转型发展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面就需要激活教育本身的创新活力,去提升教育在服务、支撑、引领整个社会转型过程当中的能力和水平。所以通过这个分析咱们就不难发现,实际上社会的转型,它一定离不开教育的转型。

那么提到改变,因为它跟我们平时的这种生活关联性是比较大的,咱们会发现现在整个智能化的这种拓展,它是非常非常快的,我们工作的方式、生产的工具都发生了变化,那也就意味着对于我们的能力要求,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关注在培养人的时候,怎么能够解决未来人对于机器的这种不可替代性。如果我是一个学生将来走入社会的时候,我如何去面对这种智能化的工作以及这样的一种生活环境,这都是对于高校提出的要求。但是我们会发现,在高校现有的整个以学科或者学门去作为区分的这种大的环境当中提出这些要求,它相对来讲都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所以如果要问面对转型,我们高校到底有什么样的难点和痛点,通过刚才我的分析大家就会很容易地发现,第一个从整体的这种意识上,我们现在的这种认识是不足的或者说不深刻的;那么第二个,大家即使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缺少一个现成非常成熟成功的模式,直接拿过来就可以去用,就可以成功;那么第三个咱们也可以毫不避讳地说,在这方面我们也缺乏相应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个都是我们所面对的直接的痛点和难点。

那么说面对这种改变的时候,要如何去改变,这个实际上通过我这么多年从事公司这块业务,我有个直观的感觉,还是要坚持产教融合,所以产教融合本身在我的理解上,它最直接的就是打破了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的关系,结构又重构了这个架构。但是产教融合本身的话,它是有天然的壁垒的。为什么这么说?很容易理解,高校的目标是什么?一个行业企业的目标是什么?那么目标实际上是我们去解决一个问题发展的一种导向作用和评价作用,所以也就意味着高校和企业的目标不一样,那么它们在整个的这种导向和最终的评价上是很难划到一个等号上的。那么我们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产品、内容和服务,把产教融合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把它做得更实更深,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使命要求。

《中国教育观察》: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内涵十分丰富,教育技术企业如何响应时代变化和高校需求,做到体系的适时更新?

华晟经世总裁助理 唐碧晶:客户对我们的要求是不断地在升级,我们目前全国合作了这么多院校,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他关心的几个维度,比方说他一定关注学校的信息化、数字化,这是一个大的维度。第二是关注它的产教融合,比方说滋生出很多个类型的或者很多个方面的这种产业学院,它和当地企业这样的一个融合程度怎么样,这是他的关注的第二个维度。第三个维度就是他要走出去,能够在国际上有影响力。

我们在这三个方面是有完整的解决方案的,这个地方就是不展开谈,但是想表达一点就是可落地、可实施的这样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就是我们这么多年的变和不变这样的一个做法。

《中国教育观察》:要实现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校企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华晟经世总裁助理 张重:我就从实践的经验来谈一谈,在我个人的工作中一直也在从事产教融合,我们公司也做了20年的产教融合。首先第一块,谈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它离不开育人,也就意味着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来服务于产业、来融入到产业,如何跟学校形成产业人才的培养。持续性很重要,如果我们只是一个短暂的周期,那只是培养了一小批人才。只有长期,才叫真正的产教融合。

那么所谓高质量,它一定是有一个最终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取决于它质量的高低。两个方面来评价,第一个方面,我们的人才在产业当中的发展情况的调研。也就是说我们输出了一批人才,那么他在产业当中实习然后就业,这个过程中企业是怎么评价的,我们把真实的数据拿回来,然后进行双方产教融合的优化和调整,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我们也加大对于学校合作的一些指标量化。第三个方面的评价标准,那么同样也少不了我们在校内双方形成的一些资源开发的内容。第四个方面,是产教融合在社会上形成的影响力,来作为我们的评价标准。如果我们的产教融合不能在社会上得到大家的共识和认可,那么同样也代表了我们并不是一个高质量的产教融合,那么在高质量这方面我们基本有四个方面的一些经验。

《中国教育观察》:教育技术企业如何保证健康的投入产出比?如何在服务国家和社会以及满足企业健康成长中取得平衡?

华晟经世财务总监 邓世光:咱们公司于去年(2022年)的年底,2022年12月29号,我记得特别清楚,咱们是在新三板挂牌。今年(2023年)的七八月份我们就转入到创新层。公司在新三板的道路上也是不断地规范自己,我们在包括的研发费用投入,还有关联交易、同业竞争以及资产管理规范上,我们加强了公司的重点管理,尤其是在研发费用的规范上,我们明确研发费用的使用范围和标准,以及流程,我们在后续的执行中不断地监督。第二块是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加强论证和监督监控,在研发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跟踪它的研发进展,保证研发质量以及研发的成果,我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三块我们是加强与内外部的这种合作,我们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我们跟他们进行共同投资、共担风险这么一种形式。我们保证我们的研发成果,降低我们的研发风险。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鼓励研发的政策,比如说像加计扣除,从原来的75%上升到100%,那么对调动企业的研发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利好,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中国教育观察》:要服务全国和海外高校,教育技术企业如何进行人才布局?

华晟经世高级副总裁 姚宇庭:很多企业的发展都会遇到这样一个课题,就是海内外大量的技术人才布局,所以如何打造一个战略统一、高效执行、创新活力的一个组织,始终是我们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我们要站在企业发展的路径上看当下的环境,面对全球化技术型人才的全面布局,我们要打造战略统一、高效执行、活力的组织,我认为还应该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第一是需要对产业技术人才的一个引进和转化;第二个我认为是内部人才的一个培养,很多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期都会面临这种组织拉伸,然后还有发展需求旺盛的这样一个现状,解决它的最好方式往往通过实践,大家还会认为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这样一条路径;第三就是如何科学管理,在这里面实际上重点还是从人才、机制,还有评价环境,我们为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保障。

管理的效率实质上来自于我们约束什么、释放什么。我们更多地要约束人性当中的贪婪、恐惧,我们要让我们的员工释放出他的活力、创造力、想象力,来打造这样一个企业创新活力的结果。现阶段公司在组织效率和创新活力上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效,那么下一方面我认为还是应该在公司的战略统一上,我们要继续努力,然后通过引入文化管理和一些工具的方法,进一步促进战略引领对于整个组织效率提升的这样一个作用。

编辑:韦巧珍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教育精彩视频
正在阅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需要怎样的技术支撑? ——专访华晟经世高管团队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