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职业启蒙教育点燃学生未来梦想

副标题:

来源:科技日报  |  2024-06-13 09:49:53
科技日报 | 2024-06-13 09:49:53
原标题:河北:职业启蒙教育点燃学生未来梦想
正在加载

“无论固定翼的无人机,还是我们组装的这架自主型无人机,都是由电池、电控和电机等模块组成……”5月24日,在河北省高阳县宏润中学操场上,高阳县职教中心的老师正在为八年级学生上职业启蒙教育课——认识无人机。

谈及为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引入职业启蒙教育,高阳县职教中心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魏存学表示:“体验,是最好的启蒙教育。”他进一步解释说,通过这种沉浸式的职业体验,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类型的职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丰富认知体验

“结合县域特色产业和学科优势,我们开设了纺织品试织、现代纺织设备生产体验、认识无人机等5项职业体验课程。”魏存学介绍,去年8月,他们在宏润、庞口等三所中学成功设立了职业启蒙教育中心,通过“走出去”实地参观与“请进来”专家指导的方式,已经为超过3000名学生提供了深入的职业启蒙教育。

在河北,职业启蒙教育正逐步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近日,在深州市职教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记者恰好遇到了前来参观体验的200余名中学生。

“围绕现有的19个专业课程,我们精心打造了无人机、数控技术和智能家居等72个实训室。”该中心党总支书记张爱学介绍,这些丰富的体验场景,不仅让学生们领略到不同专业的独特魅力,还让他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自去年5月起,该校教师通过“大讲堂”式的知识普及和“小课堂”式的技能展示,已经为6000余名中小学生播下了“梦想”的种子。张爱学坚信,只有打破社会上“重普轻职”的偏见,才能鼓励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未来成为国家的“大国工匠”。

联动地方产业

在高阳县职教中心的实训课堂上,学生们在织物创新设计室里研究纹样、后整缝纫室里学习裁剪技巧、小提花织造室里探索花型设计……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正是纺织技术与服务专业学生的日常实践。

“面向县域主导产业,我们增设了这一特色专业。”魏存学解释说,随着县域产业转型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几年前,学校便增设了纺织技术与服务等8个特色专业,至今已累计培养了1700余名毕业生。

同样增设特色专业的还有安平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围绕县域丝网产业,增设了金属丝网技术与营销专业,每年吸引100名学生加入。该校校长孙闯表示,这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能顺利进入当地的丝网企业,就业前景广阔。

为加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安平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将岗位实践、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和资格认证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与此同时,该校还选派4名优秀教师跟班省级科技特派团,将其锻造成专业化的“土专家”。

县域职教如何靠专业走出特色?“这是县域职教办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高阳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魏英伟看来,县域职教专业应具有一定的地方产业联动性,特色专业要与主导产业相对应。同时,还要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及时迭代更新。

提升实训效能

武邑县职教中心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们,在实训课程中加入了电商基础、电商美工、电商合作等核心技能。

“这些实训课程设施,由校企共建共享共管。”武邑县职教中心校长张勇智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与一家专业电商运营公司探索的“引企入校 引企入教”新模式。他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实现较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

张勇智坦言:“当前,职业学校教师待遇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吸引优良师资,特别是对于县级公办职业学校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武邑县职教中心于2021年通过校企合作,在校内建设了占地300余平方米的直播运营、视觉营销和农村电商等功能区,开始“试水”电子商务专业的共建之路。如今,这个专业的70多名学生的实训和实习活动均能在校内顺利完成。

武邑县职教中心的成功尝试,为县域职教发展面临的普遍难题提供了实践经验。那么,难题根源如何破?武邑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文华认为,为县级职业院校建立引入高技能人才选聘机制,是筑牢县域职教发展根基的关键。

高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齐志国则进一步强调了县域职教发展的方向。他表示:“县域职教的发展,必须紧跟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以纺织业为例,我们应该注重从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全产业链上培养高技能人才,确保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

编辑:张惠东 责任编辑:魏曼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教育精彩视频
正在阅读:河北:职业启蒙教育点燃学生未来梦想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