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的毕业季:技术技能人才的就业形势更好了吗?——专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新波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06-14 17:09:25
央视网 | 2024-06-14 17:09:2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焦思嘉):又是一年毕业季,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179万人。某招聘平台日前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毕业生找工作心态越来越积极,求职时间也越来越早。那么,从职业院校走出的学生也面临着自己的人生选择,有的专业贴近社会需要,几乎百分之百就业;有些职校生甚至能一毕业就月薪过万;而还有一部分人,谈到职校的学历时,依旧会在心理上有那么一点“不自信”……为此,《职教强国》记者就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就业情况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新波。

记者:近两年职校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数据有哪些变化?

王新波:从就业数据来看,我觉得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第一个就是“稳定”。十年来中职的就业率都稳定在96%以上,高职的就业率稳定在91%以上,其中中职的就业率里面含升学。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差异”,职业教育的三个层次——中职、高职专科和职教本科,它们的就业率是有一定差异的,如果从高到低排序的话,是职教本科第一、中职第二而高职专科处于第三位。第三个关键词就是“提高”。由于三年疫情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出现了一个下滑的趋势,但是2023年的数据在主要指标上都在上扬,比方说专业对口率、去向的落实率、留当地就业的比例、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比例等,这些数据都有所提高,我们的数据显示都有2%到5%的提高,以上就是关于就业的数据变化。我们看到的另一方面,在升学的数据上可以看出当前中职学校的升学已经超过了60%,高职学校的学生专升本已经接近20%,由此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学生的升学需求还是非常强劲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广、学生的选择越来越多元,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路”,而成了“立交桥”;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如果是为了升学而升学或者片面追求升学率,也是一个不好的导向,我们需要正确地引导,要突出我们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这个根本。

记者:目前就业率高的专业有哪些特点?

王新波:目前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它的特点也是有三个方面,第一个一定是围绕国计,也就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面的。这些专业它的就业率比较高,比方说我们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数字经济推动之下,都有了非常好的就业前景;第二个这些专业要事关民生,比方说是我们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密不可分的,这些专业就业率也比较好。比方说我们的托育、养老、护理这些专业都还是非常抢手;第三个这个热门专业它应该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我们知道职业教育的特点,它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那么对于这样一种教育类型而言,那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个先天禀赋发展阶段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需求,那么能和当地的需求、产业发展的需求密切联系的专业,也是就业率比较好的。

记者:未来哪些职教专业会是热门、紧缺专业?

王新波:这个问题不是那么能好回答。因为热门和紧缺它是有密切联系,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有些专业在考生选择的时候是热门,但它不一定是紧缺的,它受到社会认知,还有一些这个学院的开设的比例和基础的影响。同样的道理,有些紧缺专业却无人问津,成为冷门专业,如果一概而论地去对于某个专业,它是冷门还是热门的界定呢,可能也是不准确的。所以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首先要找权威依据。其实关于专业设置,国家有很多重要的文件进行了一些权威地界定,比方说在2023年所公布的,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就明确对我们的专业做了四类的划分,文件里面提到有些专业是要优先发展的、有些专业是要加快建设的、还有些专业是要改造升级的、当然第四类专业就是要撤并淘汰的。所以在这些国家文件里,面对于这个大方向的把握,我们能够看得非常清楚。那么其中优先发展的就是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倡导的,比如说智能制造;比方说新能源、新材料。那么对于要加快建设的,民生所特需的养老、护理、托育等等。那么对于要改造升级的,不是这些专业不重要,而是这些专业需要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迭代,比方说冶金、建材、医药这些方面。而对于一些要撤并淘汰的这些专业,往往是一些就业率比较低、社会需求量小,甚至这些职业岗位需求很窄的。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电竞专业,那么现在由于设置过多,就业产生了很大问题,当然也不是说电竞专业,就一定没有必要,它需要控制一定的量,国家的导向来看这个长远发展,我觉得这个是正确的。那么最后还要强调一句的就是,这专业的冷与热一定不能一概而论,我刚才就提到职业教育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那么在有些地方是热门专业,那么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是过剩专业,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的考生所在的区域到底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我们还要去进行考察研究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个人的兴趣特长,来选择自己所要从事的专业。

记者: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三年后职位晋升率等关键数据逐年提升,说明了什么?

王新波:这充分说明了三点,第一国家有导向、第二产业有需求、第三我们的学生有市场。从国家的导向来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几乎每年一个重大文件来为职业教育规划方向,来进行部署一些重大举措。那么国家的导向,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够被就业单位所青睐,并且晋升空间也很大,充分得到了认可,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一点。第二呢,产业的需求极其地旺盛,这首先说明我们国家当前的发展阶段,正在处于一个强国的建设时期,包括制造强国、数字强国等等,这些建设都需要大批的人才。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推行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更需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来予以支撑。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能够从国际竞争来看,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其实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在西方被“卡脖子”的同时,我们还看到我们还会被“卡手脚”,那么“卡脖子”主要卡的是我们在0到1的原创性的关键技术的突破方面,我们受制于人,但是有些方面,我们发现我们已经完成了0到1的原创性突破,但是我们还受制于人,那么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1到10、到100到1000的这样一个由发明创造成果到产品化商品化的过程中,我们有欠缺。也就是我们的技术技能人才没有跟上,我们的生产工艺没有跟上,从而导致依然受制于人,因此我们就需要培养更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来满足这一需求。而从现在国家的这样一个发展态势来看,我们相信,在这方面的培养会越来越多,而且这方面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职业院校的学生一定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

记者:正在就读和准备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该如何克服学历“自卑感”?

王新波:学历“自卑感”这个问题,职业教育中人是有切身体会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职业教育都处于弱势地位,甚至被歧视、被矮化。因此我们职业教育,由于它培养的人才的学历层次低,在社会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隐性或显性的一些限制,甚至是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我们说当前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之下,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首先国家正在致力于构建技能型社会,这是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和新战略。那么在技能型社会里面,它是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一种社会形态。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之下,那么技能将成为硬通货,要代替我们的学历和文凭成为就业市场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技能型社会的建设逐步向前推进的话,我们相信学历它在当前的作用和地位会进一步地减弱。技能能力本位可能上升更高。第二个方面,我们就能看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列入了国家战略人才的行列,这是在党中央的报告里面,首次把高技能人才、把大国工匠等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纳入进去,而且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视。因此我们也要树立这样一个自信,我们的高技能人才、我们的大国工匠是和战略科学家和大师,和卓越领军人物并驾齐驱的,都是国家的重要人才力量。第三点,大家从今年的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的时候,他就提到,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和栋梁,那么由此可见对于我们高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而从央视、全国总工会等连续多年举办的“大国工匠”评选里面,2018到2022年评出来的40位大国工匠中,有70%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到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依然能够成功成才。所以有了国家的这样的大力倡导,有了社会现在逐步的转型,我们大环境的营造,都在不断地向好发展。因此我们的正在职业院校就读的或者准备报考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克服学历“自卑感”,应该走向内心自信,应该相信自己,只要选择的适合自己的,就一定能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编辑:韦巧珍 责任编辑:魏曼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教育精彩视频
正在阅读:职校生的毕业季:技术技能人才的就业形势更好了吗?——专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新波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