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弘扬西迁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03-24 10:47:56
央视网 | 2025-03-24 10:47:5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西安交通大学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交大西迁博物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用好红色资源等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场馆育人元素,将场馆育人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用“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精神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彰显青春担当。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为“文化育人”提供坚实保障。作为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的精神类场馆,西迁博物馆已成为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场馆坚持以西迁精神为红色底色,用好红色元素,展出照片、图表和实物等共2200余件,集中体现“听党指挥跟党走”的精神内涵,展示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充分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建成网上展馆,实施AR+VR互动项目建设,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开馆至今,已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党史教育、青少年教育等31个全国、省市基地(教学点),入选国家多部委选定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路线”,向78万余人次生动讲述老一辈潜心钻研、矢志报国的崇高精神和感人故事,是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是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实现启智润心、培根铸魂。西迁馆紧紧围绕“听党指挥跟党走”主线,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在重要时间节点生动讲述学校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奋斗事迹,举办“清明致敬先贤”“采访亲历者”“小小讲解员”“端午劳育课”等特色活动近百场;积极开展“六进”活动,组织师生志愿者前往中小学、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受众达2万余人,通过网上展馆、网站等线上宣传载体受众共计52万余人次;与革命纪念馆召开主题“云端”会议,组织学生开展精神谱系展馆“云探访”活动,深入感悟每种精神的起源与传承;寒暑假组织志愿讲解团队先后赴云南、江西、江苏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并通过“云端共学”,深刻体悟“听党指挥跟党走”的精神内涵。

三是建强专业研究团队,阐释西迁精神新时代价值。依托学校丰富的档案文博资源,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专业研究团队,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的研究和挖掘,形成了专业化、分众化、主题式育人资源特色,丰富拓展“大思政课”内容体系。联合人文学院、启德书院等打造“彭康讲坛”“知行启德”等思政课品牌,邀请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专家学者,助力西迁精神与哲学思想、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有机结合。编写出版涵盖文献史料、人物传记、口述史等内容的红色资源主题图书,构建了内容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料库;承担国家档案局、中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省科协、省社科普及项目等10余项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持续挖掘西迁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为引导青年学子“听党指挥跟党走”构建思政育人精神引领体系。

四是创新思政育人形式,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坚持为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西迁精神与大学文化”通识课程,将红色资源深度融入思政课程中;主编出版的《西迁精神教育读本》已发行百万余册;开展5G“云端思政课”,线上连线兄弟高校师生共学二十大、共讲西迁精神,真正践行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思政育人“大资源”——数字文博平台,通过“虚拟展馆”“主题展览”“馆藏精品”“校史影音”“校史书籍”等板块,推动红色资源“云共享”,为思政育人打造“蓄水池”“素材库”。构建了“校内小课堂+社会大课堂”融合育人模式、“理论+实践”育人机制,通过“依托场馆讲”“融入活动讲”“走出校园讲”“思政课堂讲”等多种形式,依托“银龄讲解队”“学生讲解队”等多支特色讲解队,创新推出“西迁人讲西迁故事”“博物馆+校园”游、“场馆里的微宣讲”“行走的党史课”等课程,以及组织青年学子参与红色“云展览”策划、“云直播”讲解、“云课程”建设、“亲历者”访谈、红色主题活动策划等丰富立体多元的实践活动,全面服务“大思政”教育。

五是丰富传播交流渠道,打造思政育人品牌。通过“线下+线上”“展馆+展厅+展览”“传统宣教+网络宣教”等形式,深度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大思政”教育等。推出“听党指挥跟党走——交通大学西迁档案文献展”“与党同行百年荣光——西安交通大学党史展”等红色主题展览,承办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主题展览高校巡展。西迁馆入驻国家文物局“红色基因传承平台”、教育部“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平台”、人民网“红色云展厅”;与中国科协、中共一大纪念馆等联合办展,推动西迁精神走进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全国多个省市;场馆亮相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百余次亮相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主流媒体,通过人民网“党史学习教育”《中国教育报》等解读红色文物故事,提升教育辐射面和影响力。推进融媒体宣传模式,实施“短视频+文艺作品+文创产品”等手段融合发展,推出多部红色故事讲解微视频,其中《向西而歌》微视频获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三等奖,“西迁片羽”系列微视频入选“人民网2022年高校优秀校园新闻作品”新媒体类优秀作品,浏览量110万余次,“交大西迁第一楼”“决不能失信于西北人民”等2部微视频分获国家档案局一等奖、高校“高校影视作品交流展映”二等奖;参与西迁专题纪录片、原创校园话剧、原创广播音乐剧、“大先生”系列微话剧等主题文艺作品创作,推出近百种西迁主题文创产品,提升育人工作鲜活力和影响力,打造思政育人特色品牌。

六是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提升育人成效。用好西迁红色资源,深度服务“大思政”教育,形成特色经验。央视新闻联播《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报道西迁博物馆通过“西迁精神虚拟体验中心”沉浸式开展西迁精神教育。西迁精神思政育人案例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育人案例入选国家文物局《深厚的滋养--革命文物资源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大数据分析与案例探究》、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用好西迁精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被教育部官网刊发,思政育人案例被“科学网”《陕西党史》等刊发,获中国政研会2024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工作经验被陕西省档案局转发全省档案部门学习。西迁馆主题展览获评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全国20项)、全省首届博物馆优秀展览“特别奖”。场馆负责人多次在全国和省级会议上作红色资源育人经验交流。讲解团队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联巾帼志愿示范宣讲队”,讲解团成员在全国和省级讲解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获得多项荣誉奖励,志愿服务第十四届全运会,投身西部支教活动、抗击疫情等工作。在西迁精神激励引领下,听党话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已成为青年学子根植于内心的价值选择。

西迁精神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交大西迁博物馆将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深耕时代价值、挖掘育人内涵、创新育人路径,实现红色资源与文化育人的有机融合,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焦思嘉 责任编辑:魏曼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教育精彩视频
正在阅读:【西安交通大学】弘扬西迁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