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中国教育观察
-
少儿守护人 郑树国 口腔卫生
-
主题教育
-
保护视力
-
主题教育
-
家庭教育
-
中华先锋人物
-
中国动漫观察
-
六一儿童节
-
育儿消费
-
孩子 写作业
-
阅读能力
一、五星思政广场简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五星思政党建主题广场(以下简称“五星广场”),系全国高校第一个思政党建主题广场。经过不断建设,2019年获批为贵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2020年获批为首批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2023年获批黔南州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广场占地1.67万平方米,主要由“红色印迹”“历史转折”“时代英模”“中心地图”“党的指导思想”五个部分组成,集“党史党规、思政教学、时代英模、入党宣誓、文化景观”五大功能为一体。在名为“红色印迹”的道路上,一个个标有时间的脚印浮雕,简明地介绍了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内容;支路拐点上,标明了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两个“伟大的转折”;通向广场的路上,排列着刻有邓恩铭、王若飞等贵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事迹的木架长廊;可容纳300余人的广场上,竖立着党旗、党徽等雕塑。
五星思政党建主题广场作为重要的理想信念教育阵地,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学习党的知识和创新理论的良好平台。五星广场兼具政治性、时代性、教育性,自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省内外各机关、高校及中小学开展党的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以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首选地,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工作成效
五星广场作为省级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黔南州社会科学
普及基地,承载着师生及各企事业单位主题教育、文化活动、
社交交流等多种功能。2017年投入使用以来,广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学校充分利用广场红色资源,不断提升广场的科普和教育功能,把星级支部创建与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双创”工作结合起来,以开展“树典型、展风采——百个支部创样板”活动为抓手,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样板党支部,截至目前,我校创建五星级党支部76个、党建示范点2个;二是育人成效逐步提升。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办学,围绕党的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广场科普育人价值和功能,通过依托、借力和融入主题广场,深入打造以筑牢“红色堡垒”、塑优“红烛先锋”、培育“红心青年”为主要内容的“三红工程”,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三是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和广场文化内涵的挖掘,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五星广场成为了学校、黔南州党建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通过“说学演奏唱”等多种表现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创新性开展“夜晚思政”教育活动,启动“五星思政广场故事会”项目,开展寻找“思政故事大王”等活动,做到旬旬有演出、月月新特色、季季有小结、半年一评比、一年一轮赛,学思悟践行,精准发力打造特色“思政品牌”;四是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五星广场共累计接待校内外各学段学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理想信念教育超过50万人次以上,成为黔南州州直机关、各高校及中小学开展党的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以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首选地,甚至成为省内外其他高校、单位到黔南州参观学习的必选之地。广场得到中央、省州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其影响力及社会功能逐步提升。
三、工作亮点
五星广场始终把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专业特色及兴趣爱好有机结合,面向校内、服务地方、辐射社会,引导广大师生、社会群体把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校充分发挥广场在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方面的重要科普教育作用,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办学,围绕党的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依托、借力和融入主题广场,深入打造以筑牢“红色堡垒”、塑优“红烛先锋”、培育“红心青年”为主要内容的“三红工程”,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一是筑牢“红色堡垒”。充分利用广场红色资源,不断提升广场的科普和教育功能,把星级支部创建与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双创”工作结合起来,以开展“树典型、展风采——百个支部创样板”活动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构筑堡垒文化,激发堡垒活力,既让学生明白党的伟大光荣历史,也让学生清楚当代的历史责任,更是让学生明白未来的目标和方向。通过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样板党支部,创建一批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二是塑优“红烛先锋”。学校依托广场平台,深入开展“师德正烛身”“育人守烛心”“教学亮烛光”“服务燃烛火”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专业学科建设以及思政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建设一支师德好、师风正、师能强的教师队伍。各二级学院结合实际,培养、挖掘和选树1至3位师德师风好,在党的建设、教学科研、思政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及服务师生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作为“红烛先锋”,充分利用学校校报、官网、官微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积极营造“修师德、正师风、铸师魂、塑形象”的良好氛围,学校现有各级各类教学名师30余人。
三是培育“红心青年”。充分发挥广场科普育人价值和功能,将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紧密联系起来,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搭建面对面的线下与键对键的线上网络思政“双载体”,打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平台”,实现舞台与讲台、理论与实践“双发力”。2021年以来,全校青年大学生参加“重走长征路”及现场红色主题教育15000余人次,参加理想信念教育13000多人次。学校2023年对五星广场开展“声光电”的提质改造,以挖掘思政教育典型故事为主线,鼓励师生创作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作品,通过“说学演奏唱”等多种表现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创新性开展“夜晚思政”教育活动,启动“五星思政广场故事会”项目,开展寻找“思政故事大王”活动,做到旬旬有演出、月月新特色、季季有小结、半年一评比、一年一轮赛,学思悟践行,精准发力打造特色“思政品牌”。“思政之夜故事会”场场爆满,人气“爆棚”,被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多次,科普育人成效显著。
五星思政广场上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五星思政广场上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五星思政广场照片
五星广场实景
夜晚的五星思政广场
四、下一步规划与展望
近年来,五星广场进一步完善了广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增加广场“声、光、电”效果,育人成效逐步加强。下一步,学校将通过五星广场声光电升级改造工作,规划实现五星广场智能光控、声控和手机扫描二维码自助解说功能,拟建成全景线上虚拟广场,实现异地线上教育,以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教育功能,增强育人氛围。